作者:Rekt
编译:深潮TechFlow
2025 年 10 月 20 日:美国东部AWS(亚马逊云服务)US-EAST-1区域宕机。
Coinbase 冻结交易,Robinhood 出现故障,Infura 中断了 MetaMask 的连接。Polygon、Optimism、Arbitrum、Base、Linea、Scroll 等 Layer 2 网络在几分钟内全部离线。
ManFromHell 直言不讳:“AWS 宕机了,半个加密行业直接瘫痪。今天的‘去中心化’氛围真是爆表了。”
以太坊持续产出区块,比特币则安然无恙地运行。
区块链本身没有崩溃——然而,交易所下线,钱包连接中断,用户因为一家云服务提供商的 DNS 故障而被挡在“去中心化”金融的门外。
一个本该消除信任第三方的行业,却证明了自己无法在没有依赖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维持正常运转的情况下生存。
当你的“抗审查革命”因为亚马逊的服务器出了故障就停摆了,那谁才是真正的掌控者?
调查来源:AWS、CryptoSlate、ManFromHell、Skipper、The Register、Decrypt、Ethernodes、CoinTelegraph、statista、FinanceFeeds、U Today、Vet、Lefteris Karapetsas、MattFlint、Carla、Gracy Chen、LexisNexis、Concept Board、Akash、ICP
Infura 是 Consensys 支持的将 MetaMask 连接到区块链的基础设施服务,报告称当 AWS 崩溃时,Polygon、Optimism、Arbitrum、Linea、Base 和 Scroll 都出现了中断。
美国东部时间凌晨 3:11,当亚马逊 US-EAST-1 地区的 DynamoDB 端点出现 DNS 解析故障时,Infura 的状态页面瞬间被红色警报覆盖。
以太坊主网 JSON-RPC API:宕机。Polygon:宕机。Optimism、Arbitrum、Linea、Base、Scroll:全面宕机。
六个所谓“去中心化”的 Layer 2 网络同时瘫痪,因为它们都依赖于同一条中心化的管道与用户连接。
在 AWS 中断期间,MetaMask 用户无法访问以太坊和 Layer 2 网络,导致交易停滞且 dapp 界面无响应。
这并不是因为链上出了问题——验证节点依然在验证,区块依然在生成——而是因为通往这些链的路径依赖于一家公司的服务器,而这些服务器运行在亚马逊的基础设施之上。
Coinbase 及其 Base 应用程序凸显了加密货币的中心化讽刺。
在 AWS 中断期间,Coinbase 应用程序和 Base 均暂时无法使用,导致用户无法登录、购买、出售或提取加密货币。
该公司承认了这个问题,并表示正在积极“重组服务”,以防止类似的中断再次发生——这实际上等于承认了其基础设施并不像宣传中那样去中心化。
与此同时,大约有 2,368 个以太坊执行节点位于 AWS 基础设施上,占网络总数的近 37%。
虽然这不足以让区块链停摆,但却足以让大多数不运行自己节点的用户无法访问。
如果去中心化系统需要依赖中心化基础设施才能运作,那我们到底在去中心化什么?
似曾相识的剧本
2025年4月15日:AWS遭遇“连接问题”。Binance暂停提现,KuCoin 停运。MEXC、Gate.io、Coinstore、DeBank、Rabby Wallet——至少有八个平台报告几分钟内相继出现服务中断。
六个月后,几乎相同的剧本再次上演。
AWS 控制着全球云市场约 30% 的份额,微软 Azure 占据 20%,谷歌云平台(Google Cloud Platform)占据 13%。
亚马逊、微软、谷歌三家公司控制着 63% 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其中包括加密货币的绝大多数“去中心化”生态系统。
Binance 在 AWS 上运行。Coinbase 也是如此。BitMEX、火币、Crypto.com 和 Kraken 都与亚马逊的基础设施紧密相连,以满足用户对低延迟、高容量交易处理的需求。当亚马逊出现问题时,加密行业的巨头们纷纷倒下。
ManFromHell 的推文并非夸张,而是事实。
但真正的区别在于,谁才是真正的去中心化:XRP Ledger在两次宕机期间都没有停止出块。
验证器分布在 AWS、Google Cloud、Hetzner、DigitalOcean 和独立服务器上,这意味着任何单点故障都无法破坏网络。
“这就是去中心化的艰苦工作,尤其是在地理和主机分布方面,”贡献者 Vet 指出。
分布式基础设施的确有效——前提是你愿意为之付出代价并有意去构建它。但大多数项目并没有这样做。
还需要多少次宕机,“去中心化”才能从一个营销术语变成工程上的必然要求?
加密行业的警钟
“AWS 宕机了,互联网就瘫痪了。但区块链永远不会……等等,收回这句话。这行业真是个笑话。每个人都在宣扬去中心化和抗审查,但实际上……它 100%依赖云服务。”—— Rotkiapp 创始人 Lefteris Karapetsas
“宣扬‘去中心化’的平台,竟然被一个中心化的云服务打趴下了。讽刺程度:超乎寻常。”—— MattFlint,用一句话总结了无数人对Coinbase的想法。
“如果 AWS 中断影响了你的加密货币,那么它就不是去中心化的,也不是货币。比特币才是,而不是加密货币。”——Carla,比特币极端主义者,说出了协议纯粹主义者多年来一直在喊的真相。
Lefteris Karapetsas 又抛出了一记抨击重锤:“区块链背后的整个愿景是去中心化的基础设施,但我们完全没有做到这一点。”
不是“在努力中”,也不是“正在实现”,而是失败了。
Bitget 交易所首席执行官 Gracy Chen在今年 4 月 AWS 服务中断期间表示:“AWS 数据中心问题影响了多家中心化交易所——无需恐慌。这提醒我们:或许是时候探索去中心化云服务了。”
六个月后,这句话依然适用。
OORT 首席执行官 Max Li 博士提出了一个众所周知但很少有人愿意付费的解决方案:“分散式云计算通过在网络上分发数据和处理,提供了一种强大的替代方案,降低了单点故障的风险。”
Coinbase 对此强烈反对,宣布正在“重组服务”,以防止未来再次发生服务中断。换句话说,他们终于承认自己的架构与市场营销相矛盾了。
这次宕机没有直接影响市场,但却改变了人们的观念。
话题突然转向了替代方案——如果有人真的去构建,去中心化应该是什么样子。
聪明的投资者不会只是抱怨中心化,而是会押注于替代方案。
当宣传终于与基础设施相符时,还有人记得去中心化本该意味着什么吗?
为什么有些人选择容易的路
运行自己的节点意味着需要购买昂贵的硬件、保障稳定的电力、维持足够的带宽,还需要雇佣真正懂技术的专业人员。
AWS 以极低的成本提供同样的服务,并承诺 99.99% 的正常运行时间以及亚马逊耗时二十年打造的基础设施可靠性。
对于那些资金有限、急于上线的初创公司来说,这根本没有可比性,因为选择并不多。
多云策略(Multi-cloud)成本更高,自托管需要团队具备大多数项目所缺乏的专业知识;而地理冗余(Geographic redundancy)则会引发延迟问题,这对加密行业的交易者来说尤为敏感。
所有关于去中心化的哲学立场,最终都不得不面对云计算经济学的残酷现实:中心化的基础设施更便宜、更快,而且“足够好”——直到事实并非如此。
大多数项目都选择速度而非主权。这不能怪他们。试着向风险投资家解释一下,为什么为了原则,你们要在基础设施上投入两倍的资金。
但还有另一个没人愿意讨论的角度:CLOUD法案(Clarifying Lawful Overseas Use of Data Act)。
美国法律赋予当局权力要求美国云提供商提供数据,无论这些数据实际位于何处。
无论这些数据位于欧洲服务器、亚洲数据中心,只要托管在AWS、Azure或Google Cloud上,美国执法部门就可以在获得适当法律授权后访问,而无需经过外国法院的批准。
这一现实让加密行业关于“抗审查”的叙事变得复杂,尤其是当其基础设施的大部分依赖于受美国政府数据请求约束的服务器时。
欧洲监管机构越来越多地将美国云计算主导地位视为主权问题,一些当局警告不要使用美国的云服务来处理敏感数据。
去中心化承诺的是摆脱机构控制。
然而,大多数加密基础设施最终却落入了三家企业的掌控之中,而这三家公司又需对一个政府负责。
如果你的“无需信任”系统需要依赖亚马逊不与执法部门合作,那么它到底有多“无需信任”?
便利的隐性代价
多云并不是什么复杂的事情。
将您的基础架构扩展到 AWS、Azure 和 Google Cloud。添加 US-EAST-1 以外的地理冗余。
接受更高的成本和复杂性作为实际弹性的代价。
XRP Ledger 证明了它的有效性。验证节点分布在多个服务提供商上,即使其他网络宕机,它依然保持正常运行。
这并不是因为XRP Ledger拥有更好的技术,而是因为它做出了不同的架构选择,并为冗余买了单。
去中心化的替代方案确实存在,但仍然处于边缘地位:
-
Filecoin、IPFS和Arweave 提供去中心化存储。
-
Akash Network 提供去中心化的云计算。
-
Internet Computer Protocol(ICP) 承诺实现全栈去中心化。
然而,这些技术仍处于相对初期,采用率较低。开发者倾向于使用他们熟悉的工具,而他们熟悉的就是AWS。
四月份中断发生两周后,Vanar 专门推出了 Neutron 来解决这种依赖性问题。
首席执行官贾瓦德·阿什拉夫 (Jawad Ashraf) 表示:“这解锁了全新的可能性:从完全在链上存储文件而无需依赖第三方,到查询和验证文件中的实际信息。”
可能性。潜力。也许有一天。
与此同时,每个项目都面临同样的选择:租用大厂的服务,接受系统性风险;或者构建真正去中心化的基础设施,接受更高的成本。
没有中间地带。你要么依赖中心化供应商,要么不依赖。
大多数人选择依赖,因为这样现在更便宜,而忽略了明天亚马逊的 DNS 出现问题时会造成的损失。
需要多少次上亿美元的资产被冻结,才能让“暂时”变得不可接受?
以太坊继续出块,比特币未受影响。2025年10月20日,没有任何区块链真正崩溃——协议完全按照设计运行。
失败的是访问层,而这一失败暴露了加密行业最肮脏的秘密:你可以验证交易,但如果AWS控制了你提交交易的权限,你的主权不过是表面文章。
六个月内两次重大宕机。相同的根本原因,不同的区域。
这个模式不会消失,因为激励机制没有改变——中心化的基础设施仍然更便宜、更简单,所以项目尽管知道风险,仍然选择它。
加密行业建立在“不要信任,要验证”的理念上,却严重依赖于相信三家公司不会宕机。
本该摆脱机构看门人的行业,却将钥匙交给了地球上最大的看门人。
当基础设施层仍然是中心化的,协议级层去中心化毫无意义。
下一次 AWS 服务中断即将到来。然后是下一次,再下一次。每一次都会引发同样的推特愤怒,同样的承诺要做得更好,同样在危机过后又回归便利的选择。
要么加密行业适应——采用多云策略、地理冗余、真正的去中心化替代方案——要么承认“去中心化”一直只是为同样的中心化系统披上了一层稍有不同的外衣。
当亚马逊的下一次DNS故障让你无法访问你的“自托管”钱包时,你还会相信“无需信任”的系统吗?
欢迎加入深潮TechFlow官方社群
Twitter官方账号:https://x.com/TechFlowPost
Twitter英文账号:https://x.com/BlockFlow_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