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露:此处表达的观点和意见仅属于作者,并不代表 crypto.news 编辑部的观点和意见。
没有模仿的创新完全是浪费时间 。
—麦克·罗(Mike Rowe),《肮脏的工作》( Dirty Jobs)
版权与 AI 的争论目前白热化。短短几周内,生成式 AI 公司就面临一波备受瞩目的诉讼,涉及Anthropic 与 Reddit、Stability AI 与 Getty,以及Midjourney 与迪士尼。这仅仅是个开始。
关键要点
-
AI 的版权危机正在全面爆发,随着企业因使用从互联网抓取的未授权内容进行训练而面临诉讼,相关纠纷不断升级。
-
核心问题?目前没有可靠的方式追踪内容的所有权或使用许可。因此,创作者被排除在外,既无报酬也未受到保护,成为 AI 数据淘金热中的牺牲品。
-
区块链提供了真正的解决方案——它可以实现防篡改的知识产权记录、自动支付版税以及可验证的权利管理,同时不牺牲隐私。
-
现在是时候将“ AI 对抗创作者”转变为“ AI 与创作者合作”,利用区块链构建一个公平、透明且可持续的创作者经济体系。
这些案例同时出现并非巧合。它们共同指向了一个贯穿 AI 热潮的系统性缺陷:当今的 AI 模型建立在大量未经授权或支付费用的知识产权(IP)之上。
迄今为止,许多 AI 公司采取了一种“先窃取,后应诉”的策略。他们的系统通过抓取和挖掘互联网内容来构建机器,却并未公开其操作方式。虽然科技公司有能力承担旷日持久的法律纠纷,但真正的损失却由独立创作者承担。如果这一现状得不到改变,未来将充斥着诉讼,最终扼杀创意与创新。
区块链作为 AI x IP 问题的解决方案
我们目前看到的每一起诉讼都归结为同一个问题:没有防篡改的记录来明确谁拥有哪些内容以及谁授权使用这些内容。正在与迪士尼进行好莱坞首例知识产权诉讼的 Midjourney CEO 霍尔德(Hold) 曾在 2022 年接受《福布斯》采访时为 Midjourney 的数据收集方式进行辩护:
“这只是互联网上的一次大规模搜集。我们使用已发布的开放数据集,并基于这些数据集进行训练,”霍尔德(Hold)说。“要获取一亿张图片并知道它们的来源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如果图片中嵌入了关于版权所有者或其他信息的元数据,那就太酷了。但这根本不可能实现;目前还没有注册系统。”
霍尔德(Hold)的观点是错误的。区块链可以成为当今互联网所缺乏的公共注册系统。以下是它如何帮助解决 AI 与知识产权(IP)困境的方法:
不可篡改的所有权证明
创作者可以在区块链上注册他们的知识产权,创建一个带有时间戳且不可篡改的所有权记录。每张图片、每首歌曲或每段文字都可以在链上进行哈希处理,记录其版权信息和许可条款。这意味着,知识产权的创建者及其授权的权利都将永久记录在案,任何人都无法事后更改或追溯修改。
去中心化与抗审查性
基于区块链的注册系统不受任何单一公司的控制。例如,如果所有内容许可存储在由谷歌或Meta等大型科技公司运行的数据库中,该公司可能会随时改变规则,甚至彻底关闭整个系统。而公共区块链则分布在数千个节点上,确保没有任何单一实体能够审查或更改记录。
通过智能合约实现实时版税支付
区块链支持智能合约——一种以代码形式编写的自执行协议。我们可以利用智能合约确保创作者在其作品被使用时实时自动获得报酬。例如,一个 AI 训练数据集可以通过智能合约进行编程,每次AI 模型调用某位创作者的图片时,都会立即向创作者的钱包发送一笔微支付。无需中介抽成,也无需季度版税报表——只需实现自动化、透明的支付。即便是几分钱的微支付,也能在数百万次训练中累积起来,让创作者最终能够以互联网的速度获得收入。
内置的来源追溯与可追踪性
由于每笔交易或使用都可以记录在区块链上,来源追溯成为其核心功能。一张图片的记录可以显示其来源、每次授权或权利转让,甚至包括任何衍生作品或基于其生成的 AI 作品。在实际应用中,这意味着 AI 公司可以通过区块链验证其是否拥有某项内容的使用权,然后再将其纳入训练。而如果有人试图未经授权使用内容,发现不匹配的情况也会变得更加容易。
零知识证明实现选择性披露
许可的一大挑战是如何在不暴露内容滥用的情况下验证权利。零知识证明允许创作者在不泄露作品本身的情况下证明所有权(或已将其作品授权给 AI 平台)。例如,创作者可以加密声明:“是的,我拥有作品 X,并同意将其用于 AI 训练”, AI 平台可以在实际下载或训练该作品之前,通过区块链验证该声明。这样,创作者无需为了表明自己的权利而公开高分辨率原作——他们可以在提供许可证明的同时保护自己的作品。这既是同意,也是验证,同时又能保护隐私。
简而言之,区块链可以作为我们新的 AI 驱动的创作者经济迫切需要的透明和信任的基础设施。它是一个建立在可靠的保障基础上的系统。
确保 AI 时代的公平
我们要明确一点: AI 本身并非罪魁祸首。“支持创作者”并不意味着“反对 AI ”。事实上,如果能获得公平的报酬,许多创作者都乐于与 AI 合作,或将自己的作品授权给 AI 进行训练。
在这个 AI 只需点击一下按钮就能生成无尽图像、文本和视频的世界里,这些超级智能体既是消费者,也是创造者。有了区块链的基础,这种关系可以形成一个循环,促进创造和复制。
通过拥抱知识产权区块链解决方案,我们可以将剧本从“ AI 对抗创作者”转变为“ AI 与创作者”,共同创造。创作者看到自动版税和清晰的归属,将更愿意将自己的作品贡献给 AI 项目。与此同时,AI 开发者可以获得可靠的高质量训练数据,他们知道这些数据在法律上是干净的。没有人需要窃取任何东西,因为有一个公平、可执行的数据市场。
最近接连不断的诉讼案件是一个警示信号。 AI 公司必须做出抉择:是获取许可还是面对诉讼。但创造力的未来并非一定是一场零和博弈。我们可以实现双赢。实现这一目标的技术——大规模追踪、验证和支付知识产权费用——已经存在。
欢迎加入深潮TechFlow官方社群
Twitter官方账号:https://x.com/TechFlowPost
Twitter英文账号:https://x.com/BlockFlow_News